台灣酒類飲品內外銷廠製造研發行銷整合/國際ISO 認證進出口績優廠商合作/
2020世界獎舊金山烈酒比賽5金2銀
公司商標
100年智慧財產權註冊→CSR服務專用→雲林縣專用
公司簡介
YBMC成立1991年依<酒水文化>整合喜慶綜合服務業英文營業項目, Festive Comprehensive Services. 營業項目代碼JZ99090在2014年轉型CSR企業社會責任服務公司2018年數位轉型六級產學研究;創辦人在國立雲林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進修企管、資管博士班双學位&研究員
營運事業規模:

YBMC公司組織文化&經歷演進史(經營30年員工35位、年營業額最高億元車輛22台)
喜慶綜合服務(經營20年整合供應鏈成立婚宴職業工會職能訓練)
公司登記

酒水文化達人


酒水產學致力研發
專業國内外烈酒產業:

釀造工藝:金選威士忌,嚴選英國的優質麥芽與酵母,融合百年工藝與專業設備,經過糖化、發酵、蒸餾,後於橡木桶陳年3-5年以上,精心釀造最獨特的威士忌,品質無人能比!酒質品鑒:酒體飽滿,成熟水果與濃郁花香,些許泥煤、奶油、烤麵包味點綴,層次分明,口感豐富滑順,完美展現金選威士忌的高級質感!適合威士忌愛好者細細品味與收藏。餐酒搭配適合海鮮、炸物、燒烤類適飲16-20ºC 酒精度40% 700ml包裝規格:12瓶/箱,滿箱免運費

金選威士忌 舊金山烈酒大賽 雙金牌 金印威士忌 舊金山烈酒大賽 銀牌
齊瓦哥威士忌 舊金山烈酒大賽 金牌 天堂島8年 國際烈酒大賽 金牌 天堂島12年 舊金山烈酒大賽 金牌 天堂島21年 葡萄酒暨烈酒大賽 金牌 希爾代格12年 葡萄酒暨烈酒大賽 銀牌 希爾代格18年 葡萄酒暨烈酒大賽 銀牌 希爾代格25年 葡萄酒暨烈酒大賽 金牌




國際ISO製造酒廠
國內外酒廠合作


成立30年回憶錄
CSR思維因素

共生基地架構團隊精神

社區共生基地架構

依循SDGs經營準則
生雞蛋透過機器強力混勻,可製作出不噎口的蛋製品及多種食品原料。修車黑手退而不休,透過青銀共生基地的協助,研發雞蛋混勻機,衍生更多新創產品。
青銀共生基地種子教師 周萬清:「從手動、電動到智能都是團隊的幫忙,我們現在很厲害的部份,就是有一台機器它是智能,它可以遠端控制。」
虎尾科技大學育成中心智財經理 王偉儒:「運用這個設備可以衍生很多上游的原料,可以跟學生結合一些新產品的開發,未來可以衍生更多的新創公司。」
成立於虎尾的青銀共生基地,響應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以建立永續經營的環境為核心理念,推展友善農業,導入企業合作,整合銀髮族與青年族群的人力而共生。
食品企業總經理 吳全斌:「這些好的食材,經過我們的加工,然後再給這些長者也好,或者一般外面的通路也好,讓它有個一條鏈。」
青銀共生基地創辦人 吳長興:「銀髮族他最主要的是要陪伴,然後學習,他不會因為這樣而老化,那可以用漸近式的退休,來貢獻於農業,與食安方面的推展。」
創辦人吳長興表示,三年來已培訓20多位種子教師,希望更多的人力加入,推展到所有的社區,共同永續經營這塊故土。
新唐人亞太電視 張祐銘 陳逸文 台灣雲林採訪報導
共居–產官學研習論壇
2021年12月15日 打造共生宅系列論壇『雲林青年 返鄉共創高齡友善社會由合勤健康共生宅、銀光未來創新協會主辦,承辦有合勤健康事業(股)、合群健康(股)、愛自然健康事業(股)、康茵行旅、台灣樂齡建築發展協會、銀海創新股份有限公司;雲林科技大學建築與室內設計系/所協辦於12月15日在雲科大國際會議廳舉行
共學共感共樂
【大紀元2022年02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為了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由雲香莓股份有限公司主辦、新唐人電視台亞太台協辦的「青年銀髮族社區共生基地成立暨廠商聯誼茶會」14日在虎尾鎮安溪里舉行,來自雲林縣內三十多家廠商及學者專家、在地社團協會、社區理事長熱烈參與,希望透過跨域的互助合作,共創永續發展的共好社會。青銀共生基地創辦人吳長興,自軍職退伍後,在虎尾興中里創立了興安生態部落農場,這裡原本是一塊充滿建築廢棄物的荒地,吳長興將廢棄物移走後,用了二十多台車重新填入新土,為了響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在農場裡開闢了一個以生態、人文為主,有機農耕生產為輔的社區型農場,也是現在的「青年銀髮族社區共生基地」。
吳長興表示,青銀共生基地希望透過企業社會責任(CSR)與大學社會責任(USR)來關心現在社會需要什麼?而目前人口老化會越來越嚴重,我們希望透過基地培訓這些長者的第二專長,繼續服務人群,再帶動大學以下高中以上這些年輕人來培訓,來了解社會未來的需求,也就是由長輩帶著晚輩來創業,我們會進入社區來幫他們整合,透過學校產學合作和專業人士的協助,把社區農業從一級產業提升到六級產業。參與這次聯誼活動的「群成蜂業」創業青年許清雁說,他從高二就開始養蜂,至今四年,現在蜜蜂越來越難養,大量的農藥、除草劑對蜜蜂的傷害非常大,他說:10年前全台的蜂蜜產量可達一千公噸,現在只剩下200公噸,因此養蜂的人越來越少,大部分要依賴進口,加入青銀共生基地後,他把部分蜜蜂轉移到基地來養,這裡不但有很好的養蜂環境、很乾淨的水源,還可透過與養蜂業者互相交流,不但研究出防治蜜蜂蟲害的新方法,也提升了蜂蜜的品質和產量!從事食品加工的源順食品有限公司特助吳亞欣表示,基地這裡做的是六級產業,而我們是屬於食品加工的二級產業,加入基地希望能幫助農民加工或代工,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價值,增加農民的收益,另外我們也可以提供銀髮族需要的商品,例如一些比較養生、有機的純米穀粉,共創共好的社區!
從事樂齡運動,提供健康食品的雲聚幸福樂齡俱樂部董事長特助黃郁慈說,當初會加入這個基地,是因為創辦人吳長興對雲林這塊土地有很深的感情,他希望透過基地能把外流人口拉回來,讓經濟不要繼續衰退下去。未來我們希望能跟社區合作,提升銀髮族健康。青銀基地除了協助地方創生,找回外流的人口外,也結合社區營造,開設許多課程,如農民曆班及歌唱學習班,對易經及農民曆有專研的福安堂廖一雄先生,退休後也加入共生基地,利用他的專長教導社區民眾認識「易經」及如何看農民曆,他說:我們是以農立國,農民曆與農業息息相關,過去老一輩的人都用黃曆,其實根據我們研究公曆與季節頂多只差一兩天而已,公曆是以太陽跟地球的關係,而黃曆是月亮與地球的關係,所以會有潤月的產生,因此最好是黃曆與公曆互相應用最好。
前埒內社區理事長林聰發,卸下理事長工作後,也加入青銀共生基地,目前是歌唱班的班長,除晚上帶動老人唱歌外,每天早上也在公園帶動長者運動,足足有30年的時間,他說這二者是最廉價也最有效果的健康活動!而且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自然身體就健康。◇
責任編輯:李悅
產學合作-青年15~29歲人才培育

產學策略計劃研究思維

接班計劃數位轉型

共生基地服務在地化成效
農藝新創文化產業
同濟精神博愛傳情
使命實現從心開始
信念與態度
使命即實踐
啟示回憶錄
創價人生
業力之目標
營業項目